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

血祭歷史:《隱藏攝影機》

麥克漢內特的《隱藏攝影機》看似故弄玄虛,實則處處機鋒。

一名節目主持人收到不明人士寄來的錄影帶,裡頭盡是他家門前的偷拍畫面。隨之而來,看似出自孩童之手的塗鴉,卻有著血腥的內容。男主人似乎又對塗鴉內容了然於心。發展至此,觀眾早已如墮五里霧中,錄影帶究竟是誰寄來的?與男主人的過去又有何關係?

他者之書:《我們: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》

《我們: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》是一本會讓台灣人汗顏的書。至少,在我的閱讀過程,它使我顫動、心酸,並且,感到羞愧。

淺談李昂《迷園》

《迷園》實在是李昂的平庸之作,然則此書卻受到學界高度注目,幾位名家紛紛撰文評論之,想來是因為此書話題性十足,可資學院內的評論家取徑,諸如女性主義,國族論述,傷痕書寫與白色恐怖均可於書中發掘。李昂的創作一向與學院理論「關係密切」,美言是時令當鮮,說難聽點則是理論先行,易於斲傷小說敘事的完整性。但李昂畢竟是大家,雖有此弊病,其作仍值得一讀。

2010年5月30日 星期日

想像一座城市的方法──西西與她的文字城市

西西是我最推崇的香港作家,她勇於高蹈實驗創新,小說海納西方文學活水(尤其是拉美文學如波赫士、馬奎斯以及卡爾維諾)以及中國傳統說部,其寫作手法涉獵之廣,敘述手法之細膩,是當前華文作家中的佼佼者。西西筆耕多年,香港這座城市一直是她作品中不斷翻新、被敘述的重要主題,如今,人們談起香港文學,總不忘記上西西一筆,她的代表作《我城》儼然成了香港在地文學的代表。

Wes Anderson

導演Wes Anderson是我最愛的導演(之一)。他的作品總是充滿了古怪、不知所云的笑點(但還是很好笑啊),擅長將人與人之間的僵局或失和透過荒謬的情境解決──當主角身處在這般情境之中,總會不由得反思過往總總,進而獲得某種「頓悟」。

淺談丹尼斯.勒翰的「派崔克/安琪」系列

丹尼斯.勒翰的男女雙人偵探「派崔克/安琪」系列,共有五部,中譯本在台灣已出齊了。作者最為人所知的作品《神秘河流》,相信不少人都看過克林伊斯威特執導的電影版。其實,丹尼斯.勒翰的「派崔克/安琪」系列才是他的奠基之作,也是我非常喜歡的系列作。

激點

此激點無關性愛,係指會觸激己身戰意的言論。

前幾日看到某學姐與人大打筆戰,不禁跟友人討論了一下各自的激點為何?

某位友人說是當別人冒犯欣賞詩的可能,或是對方使用全稱性指涉之時;有人只要他人詆毀自己的偶像(如木村),就會受不了;也有那種老僧入定,毫無激點可言的人(抑或只是太懶惰?)。至於我個人也很無法忍受全稱性指涉,使用這種指涉不外乎兩種可能:故意討戰或蠢到沒有行文邏輯。我也很討厭別人批評當代文學,例如說甚麼台灣作家都寫些令人看不懂的東西、故作艱深、躲在象牙塔之類的。也討厭那些食古不化的道德委員會成員。也討厭本質論的言論。也討厭那些以「後設」為「先驗」不加思索就接受的發言。

討厭的似乎很多,但真正跟人筆戰卻很少。欲辯已忘言大概是身心老去的徵兆,欲辯「以妄言」則是少小不懂事的症狀。